交强险保险保障功能作用持续发挥
8月30日,金融监管总局公布2023年交强险“成绩单”。数据显示,2023年交强险覆盖面持续扩大,参保机动车数量达3.57亿辆,同比增长5.9%。当年交强险保障金额达71.3万亿元,同比增长6%。业务经营总体稳定,当年交强险承保亏损107.8亿元,分摊投资收益43.7亿元。
同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以下简称“保险业协会”)就2023年交强险运营情况进行了进一步介绍。有关负责人表示,2023年交强险保障功能持续加强,服务质效继续提升,充分体现“保民生、保基本”的功能定位,助力更好发挥保险业的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
做好大灾理赔服务
2023年交强险保障程度稳步提升。数据显示,当年交强险保障金额达71.3万亿元,同比增长6%。赔付金额进一步增加,当年赔付支出2027.3亿元,同比增长9.9%。
2023年,我国暴雨洪涝灾害频发。人保财险副总裁董晓朗表示,保险业在防汛救灾和灾后重建过程中,通过多种手段,最大限度减少了灾害事故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影响。
“保险业坚持人民至上,做好车险理赔服务,在防汛救灾过程中开展无差别救援,互认查勘结果,全力做好保险预赔付工作,尽可能提高预赔付比例,早赔快赔、应赔尽赔,充分体现了保险业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作用。”保险业协会有关负责人表示。
同时,保险业不断探索大灾理赔创新。据中华财险副总裁吴自强介绍,在实际工作中,很多公司一是加强监测预警服务,强化灾前、灾中管理,快速预警应灾。二是加强应急能力建设,不断完善地震、暴雨、台风、冰雹等类型应急处置。加强总分支各层级协调,对灾害应急事件做到全方位应急响应,积极组织“消防灭火”“防汛处理”等应急演练。三是加强组织保障力度,积极组建大灾风勘专家、新能源专家、水淹车专家团队,与专业机构开展新能源车理赔、水淹车定损专项能力提升培训。组建抗灾救援服务保障队伍,全面提升事故灾害应对能力。
业务经营总体稳定
数据显示,2023年交强险保费收入2602.4亿元,同比增长5.6%。车均保费持续下降,当年交强险车均保费760.1元,同比下降0.4%。业务经营总体稳定,当年交强险承保亏损107.8亿元,分摊投资收益43.7亿元,提取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12亿元。
平安产险个人事业群总监朱曦表示,车险综合改革后,交强险保障功能逐年强化,惠民政策红利持续发挥。车险综合改革将交强险责任限额由12.2万元提升至20万元,同时优化费率浮动方案,使车均保费逐年下降。2023年交强险车均保费同比减少0.4%,保费收入增长5.6%,保障金额提升6%,赔付成本增加9.9%,赔付增长幅度大于保费的增长幅度。
朱曦分析,2023年交强险出现承保亏损主要受五方面因素影响:一是交通运输业持续稳定恢复,机动车出险率上升,使得交强险赔款支出显著增加;二是车险承保结构变化,新能源车占比提升较快,且赔付成本高于传统燃油车,对交强险经营带来较大挑战;三是改革惠民红利持续发挥,降价增保在交强险方面运行成效显著;四是交通事故车辆维修和人伤损害赔偿标准逐年上涨,事故车维修零配件价格和工时成本增加;五是保险业在承保理赔服务、风险减量、防灾、救灾、增值服务等方面持续加大投入,提升消费者满意度和获得感,这方面服务成本的提升也对交强险成本产生了影响。
大力推广“车险互碰快赔”机制
加强和改进理赔服务是保险业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必然要求。
2023年,保险行业持续加大交强险业务投入,积极开展风险减量服务,大力推广“车险互碰快赔”机制,严格履行车船税代收代缴义务,全力支持重大灾害应急救援工作,为维护道路交通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作出积极贡献。
据保险业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服务实体经济开展风险减量方面,保险业高度重视开展风险减量服务的重要意义,坚持回归保险本源,始终以服务人民群众和经济社会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借助车联网、大数据技术,形成科学、多维、高效的管理服务模式,高效的识别、预警、提醒、干预功能涵盖从承保到理赔全流程。
此外,在推广“车险互碰快赔”方面,保险业与交通管理部门在部分地区积极推广“车险互碰快赔”机制,实现对轻微交通事故快处快赔的一站式服务,在减少道路交通阻塞、破解交通瓶颈的同时,提高理赔效率、简化理赔流程、缩短理赔周期,减少消费者事故等待时间,提升社会运行效率,提高消费者获得感、满足感。
下一步,金融监管总局将指导行业进一步优化相关机制,有效提升交强险保障能力,充分发挥保险业的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更好满足消费者交强险保障需求,积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记者 朱艳霞 房文彬)